今天是最後一個整天的行程,預定明天要搭中午的班機飛回台灣。剩下的一天半時間裡,會有半天在捷克的莫拉斯基(Moravsky kras),欣賞天然的鐘乳石岩洞美景,接著用完午餐之後就會越過邊境到奧地利,我們會在音樂之都維也納停留一晚,然後在最後一天上午欣賞熊布朗夏宮後結束美好而難忘的蜜月之旅。
我的落落長蜜月系列也終於要接近尾聲了~
↓一早醒來,打開窗戶欣賞窗外風景,到處都覆蓋著片片雪白。飯店對面的山丘上就是古堡的所在,下方的樹林,據說在極權統治時期曾是處決異議份子的刑場,幸好要走了才知道!而且昨晚一夜好眠,也沒有發生任何奇怪的事...
↓早餐還不錯,我在這裡又吃了一份omelet!因為布爾諾算是工商機能的大城市,用餐時發現商務客特別多!台灣許多科技大廠也在此設廠,有些東方臉孔看起來應該是從台灣來的。
↓吃完早餐就驅車前往下一個目的地,位於布爾諾附近約30分鐘車程的莫拉斯基(Moravsky kras),途中經過這美麗的湖泊!可惜車子在持續行進中,不能停下來讓我們拍照,只能透過車窗拍到這樣...
↓這間是遊客中心Skalni Mlyn,有資料可拿,也可在此買票。裡面也有設販賣部,有賣明信片、鑰匙圈等紀念品和咖啡。後面整片的樹林都變紅了,跟建築物的顏色非常搭配!
↓一旁原本作為停車場的大空地覆蓋著白雪皚皚,遠方山上的樹林也是一片銀白景象!杜嫂正蹲在雪地裡專心地拍照,也成了我眼中美景的一部份。
↓這結凍的巫婆水車(箭頭處有坐一隻巫婆娃娃),是當地著名的紀念品商店,可能因為冬季是淡季,我們造訪的當天並沒有營業。
↓因為遊覽車只能夠開到這裡,所以過一會兒我們將搭乘這列長得像小火車的接駁車上山,到鐘乳石洞的入口。
↓由於是在捷克境內的最後半天,身上的克朗銅板都花光了,為了買紀念幣,還去遊客中心跟英文很破的員工比手劃腳換零錢,好不容易用歐元換到銅板!
↓接著我們乘坐小火車上山,不過一路搖晃之下,拍出一堆模糊照片~沒多久就抵達這位在垂直山壁旁的建築物,這裡就是參觀鐘乳石洞的入口。我們將在此買票,等候導覽人員帶領我們入內一窺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鐘乳石洞裡是可以拍照的,但是要先買張貼紙,有貼貼紙的相機才准予拍照。不過據我觀察,導覽人員其實根本就不會仔細查看,而且裡面那麼暗,也很難看清楚哪一台相機在拍照、有沒有貼貼紙~不過我們都很聽話,還是花點小錢買來貼了!(30克朗)
↓這個溫度計越看越冷....室外溫度1.7度C、岩洞裡終年恆溫都是8.4度C、Macocha鐘乳石洞底部1.6度C、Punkva河9.7度C、岩洞內濕度99.3%。
↓位於地底下140公尺處的鐘乳石洞,佔地約94平方公里,1911年被發現,1956年起被列為自然保護區。千萬年才能形成的鐘乳石,在此被妥善保護著,光線是柔和的黃色燈光,沒有桂林那般絢爛五彩燈光俗不可耐,但卻因而能欣賞它最原始自然的樣貌。
↓好美、好平靜的地底湖泊,倒影像夢境一般!
↓這一座石柱當地人叫它為「羅蜜歐與茱麗葉」,還差一點點就可以連接起來了,不過我猜應該還要再花千萬年時間吧?
↓我可不是沒公德心亂摸喔,這是整個岩洞中唯一允許觀光客觸碰的石筍,聽說摸了它會帶來好運。
↓這一片像布簾一般的流瀑,也是水滴與石灰岩合作的結果,真令人讚嘆大自然的奧妙!
↓走著走著,來到一個山谷,上方的險峻山崖被稱為「後母斷崖」,傳說有一位壞心的後母,平日虐待丈夫前妻所生的孩子,後來竟狠心將他推落這山谷,幸好孩子抓住崖邊樹枝,沒有喪命,還跑回村落求救,村民們知道這後母幹的好事後,把她毒打一頓後推落這山谷。
↓接著我們乘坐小船,走Punkva河水路繼續欣賞神奇的鐘乳石洞。地底下的河流在地理學上稱為「伏流」,這裡的水質非常清澈,有些深達百公尺仍可以清楚見底,因為岩洞頂部很低,所以掌舵的當地船夫,不斷用奇怪腔調的中文提醒我們「小心頭!小心頭!」,非常有趣!可惜船隻在伏流上行進,蜿蜒曲折、搖搖晃晃,加上燈光昏暗,拍出來的照片多半模糊不清,只有這一張勉強能看!
↓終於豁然開朗,我們彷彿從桃花源村回到人間,結束了這段奇妙的旅程!呼~不過還是外面的空氣比較新鮮!
↓這艘就是我們剛剛搭乘的小船,後方這位就是在地底岩洞裡一路搞笑的捷克船夫,領隊給了他一份優渥小費,看他眉開眼笑揚長而去。
↓出口處周圍也有如此美麗的仙境。
↓沿著幽靜的森林小路,我們走回入口處的小屋,準備搭乘小火車回到遊客中心旁的餐廳吃午餐。
↓這長條椅恐怕是不適合坐在上面小憩了!
↓雖然天寒地凍,午餐還是要來一杯道地捷克風味的皮爾森啤酒!
↓今天的主菜--鮮魚餐,烤得表皮香酥的鱒魚,搭配薯條非常美味,雖然刺稍多了點,平時不太愛吃魚的阿杜還是把它吃到剩下魚頭和魚尾。
↓甜點是奶油蛋糕,因為跑出去看雪不專心,已經忘記是什麼味道了~
↓餐後來一杯香氣濃郁的水果茶!
↓用餐到一半,發現外面下起大雪,斗大的雪花從空中落下,顧不得餐點還沒用完,先出來拍照!
↓杜嫂拍的下大雪情景,可以看到其他團員們也興奮地拍照、跑跳!
↓用完餐,也該跟捷克說再見了!經過捷奧邊關,我們要到鄰國奧地利,晚上在維也納過夜,隔天從維也納機場搭飛機回台灣。承平時期,捷克也民主化了,這邊關竟然看不到一位相關人員,更別說是像過去共產時期的重兵駐守。
↓因為行程緊湊的關係,我們沒有去參觀白水公寓(Hunder Swasserhaus),但是車子有經過這座同樣由白水先生(Friedensreich Hundertwasser)設計的焚化爐。
↓維也納到處都是巴洛克風格的建築物,充滿優雅的氣氛,跟捷克有那麼點不同!
↓來到維也納,我們先不去飯店,直接來到位於市中心的霍夫堡宮(Hofburg)參觀,這是霍夫堡南邊的美術史博物館(Kunsthistorisches Museum),全世界第四大藝術博物館,建於1872~1891年,收藏了哈布斯堡家族數百年來最珍貴的藝術珍品。美術史博物館對面(西邊)長得一模一樣的雙生建築自然史博物館(Naturhistorisches Museum),則是建於1872~1889年。
↓位於兩棟雙生建築博物館中間,有一座由德國藝術家Zumbusch雕製的的瑪麗亞泰瑞莎(Maria Theresa)雕像。奧地利「國母」瑪麗亞泰瑞莎是國王卡爾六世的女兒,因爲國王去逝時沒有男性子嗣,於是西元1704年,在她二十三歲時就被加冕成爲了神聖羅馬帝國的女皇、同時也是匈牙利的女王。可是皇位還沒坐穩,就立刻面臨周遭各國的挑釁,全都虎視眈眈地想要掠奪她的領地,於是她身懷六甲還親自帶兵打仗,征戰期間竟然還生了16個小孩,真是厲害!
↓接著過馬路到對面的皇宮參觀,這裡連隨便馬路邊行道樹都這麼「夭壽水」!
↓霍夫堡宮是哈布斯堡王朝的冬宮(夏宮為熊布朗宮),建於1275年,有18個翼、19個庭院和2500個房間,呈現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這是建於1881~1913年的新皇宮(Neue Burg),中間的陽台曾是希特勒將奧地利納入第三帝國後,發表演說的地方。現在這裡是奧地利總統辦公的地方。
↓前方英雄廣場(Heldenplatz)上有擊退土耳其大軍的英雄歐根親王(Prince Eugene)雕像。
↓雖然沒能入內參觀,但也可以從窗戶中窺探皇宮內的金碧輝煌。
↓這是法蘭茲約瑟夫一世的雕像,在位68年的奧國皇帝,他的故事講下去也是落落長,我看就饒了大家,有興趣自己上網找找喔!
↓這棟有著綠色圓頂的為建於1723年的舊皇宮,巴洛克風格建築,精雕細琢的外觀真是氣派十足。
↓老鷹是哈布斯堡王朝的象徵,在維也納常常可以看到相關的圖騰。
↓中庭也有露天咖啡座,但今天沒有營業。
↓我們從這個拱門穿過迴廊,要到熱鬧的市區逛精品店。
↓迴廊裡有觀光馬車,不過駿馬隨地便溺,感覺不太駿,而且那馬尿味道實在很刺鼻!
↓若別管馬尿味,抬頭這仰望美麗的穹頂,這裡其實就是那綠色圓頂的內部。
↓走出迴廊之後,回頭欣賞這氣派的米歇爾門(Michaelertor),門口有四尊象徵陸地與海洋力量的海克力斯雕像,雖然哈布斯堡王朝早已衰落,但在此仍能緬懷並感受當年的奢華與強盛。
↓這是整修聖米歇爾廣場時,意外發現的羅馬時期遺跡,讓我想起咱們的安平古堡。
↓對街的聖米歇爾教堂(Michaelerkirche),早期的歌德式建築,歷史可追溯至1220~1240年,18世紀曾經過改建,包括1792年新古典風格的正面。莫札特的遺作『安魂曲』於1791年在這此舉行首演。
↓接著我們開始逛大街,科特納大街(Kärntner Straße)可以說是維也納的精品大街,這裡有各式名牌精品店、禮品店、咖啡店和蛋糕、巧克力專賣店,雖然天寒地凍、還飄著小雨,逛街的人潮還不少呢!
↓LV精品店,大多數的團員們後來都入內血拼去了,但因為不是我們的style,所以並沒有進去,只在外面照張像~我們後來還是去施華洛世奇Swarovski買了些紀念品,因為是原產地,價格平易近人多了!
↓這是維也納的「聖彼得教堂」,巴洛克式的教堂建於1701~1733年,其前身的教堂可追溯至中世紀,年代久遠,是維也納第一座有圓頂的巴洛克建築。
↓我們漫步在這浪漫的精品大街,這裡連黑死病紀念柱都要這麼金碧輝煌!這紀念柱建於1683年,維也納在1679年曾遭受黑死病侵襲,皇帝利奧波德一世(Leopold I)發誓若上天能平息災害,就立柱紀念。
↓街道上方沿路有類似音樂廳裡水晶燈造型的吊燈,可惜當晚並沒有點亮!
↓在科特納大街(Kärntner Straße)與格拉本大街(Graben)交叉處的「聖史蒂芬大教堂」(St. Stephen's Cathedral;Stephansdom),其歷史最早可追溯至西元1147年,當時建造的是圓頂拱門的羅馬式建築,可算是聖史蒂芬大教堂的前身,歷經兩次大火之後波西米亞國王魯道夫4世才又重新建造了一座方殿型的教堂。其後經過好幾個世紀的整修改建,呈現今日的風貌。完成於1359年的南塔137公尺,僅次於德國科隆大教堂,是全世界第二高的歌德式尖塔教堂。
↓這裡是歷代皇帝葬禮舉行之場所,地下則為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家墓室,埋在此地的142位貴族中,包括了12位皇帝和18位皇后,其中還包括瑪麗亞泰瑞莎女皇以及西西公主。要是膽子夠大的話,可以參觀裝有哈布斯堡家族成員內臟的甕,可惜晚上沒有開放,不然我還真是很有興趣!
↓這角度看,很有「惡靈古堡」的fu...
↓ 既然位於音樂之都,聖史蒂芬大教堂當然和音樂有著很深的淵源。音樂神童莫札特的婚禮就是在這裡舉行的,據說他的歌劇名作『費加洛的婚禮』也是在此譜出。而交響樂之父海頓也是在聖史蒂芬教堂的合唱團接受音樂教育,並且在教堂中獻唱,直到青春期變聲才被迫離開。當時的聖史蒂芬生合唱團,就是大名鼎鼎「維也納少年合唱團」的前身。
↓教堂的屋頂上的琉璃瓦鑲嵌著1831字樣及哈布斯王朝的雙頭鷹家徽,據說共用了將近25萬塊的彩色磁磚。
↓晚餐在這家「維也納豬肋排」吃!他們的豬肋排據說是我們參加的這家旅行社歷來團員票選第一名的美食,也是網路上長榮、華航空姐極力推薦的「維也納必吃美食」!
↓內裝也是屬於地窖式的格局。或許是名號打響了,今晚整間餐廳都是台灣來的觀光團。據領隊Daniel說,以前都是中高價位的團才會來,現在或許因為競爭激烈,連一些走低價路線的團也開始會來此用餐以號召團員!雖說異鄉遇到同胞非常親切,但是整個地窖餐廳顯得非常「喧嘩熱鬧」,這樣的惜別晚餐實在是很沒氣氛,可惜了這燈光昏暗、燭光搖曳!領隊歎口氣說,看樣子要再另找地點了!
↓今晚點了一杯黑啤酒,一點都不會苦,還喝得到烘焙小麥的香氣與甘甜!
↓主角豬肋排登場!總長度一公尺的兩條炭烤肋排份量十足,烤得焦香的肉質仍見鮮嫩,配獨特沾醬和麵包,美味大呼過癮!真是名不虛傳!
↓甜點是好吃的冰淇淋夾心派。
↓餐後當然要喝一杯維也納的咖啡!完美的結局!
↓飯後散步回飯店,經過維也納市立公園,這裡也有個花鐘,但比起陽明山的小得多!
↓大理石拱門裡的小約翰‧史特勞斯(Johann Baptist Strauss/Johann Strauss II)金色雕像,有「圓舞曲之王」稱號,將原本只屬於農民的舞曲形式提升為了哈布斯堡宮廷中的一項高尚的娛樂形式,在維也納的音樂歷史中地位崇高,作品包括大家熟知的藍色多瑙河,以及阿杜在碎碎唸裡準備的輕歌劇「蝙蝠」序曲,他的父親老約翰‧史特勞斯及兩位兄長約瑟夫、愛德華也都是著名音樂家,每年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都會演奏他們的作品,今年的也不例外!不知道格友們有沒有透過台視轉播欣賞?
↓最後一晚在五星級「文藝復興飯店」(Renaissance Wien Hotel)過夜,設備與舒適度沒話講,但外面就是大馬路和鐵道,即使有氣密窗隔音,仍不免受干擾,算是美中不足!
明天到熊布朗夏宮(美泉宮)參觀完就要搭機回台灣,只剩一篇就要結束蜜月之旅系列遊記,真不好意思!拖了兩個多月才能連載完畢,感謝大家的忍耐唷~
《待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