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了一天,還是要完成期待已久的高雄捷運初體驗。
今天下午請了假,中午約一點鐘便從學校出發。其實昨晚就已經在考慮了,到底該從哪站出發?若考量到路線的順向,那應該從R23橋頭火車站坐起,畢竟它是起(終)點站。不過我得顧慮停車的問題,在橋頭車站那邊車子沒地方停啊!真想把車開回家再去離家最近的R21都會公園站開始坐,可是要走一大段路,太浪費時間...
後來決定把車停在R22A橋頭糖廠站,因為糖廠裡有停車場,而且若要順向坐完全程,只需往回一站即可出發!於是我先到糖廠停車,然後坐回橋頭車站,再開始今天的挑戰---高雄捷運每站下車巡禮!...有人一定會覺得,阿杜是不是太閒了?不是啊!實在是期待太久了!迫不及待要把高雄捷運從頭到尾看一遍,好好地體驗一番!
↓車子停在橋頭糖廠。這裡跟台灣其他糖廠一樣,早已不產糖,現在的名產是冰棒和冰淇淋。
↓R22A橋頭糖廠站,為什麼多一個A?因為這是興建過程中又新增加的點。R4A草衙站也是這樣來的。
↓糖廠站內的彩繪玻璃藝術,整體有32米長,由一群平均年齡20歲的大學生們完成。描畫百年種蔗製糖歷史、對家鄉的愛以及對下一代的寄望。我只拍了其中一小部分。老實說,看許多小朋友在一旁跑來跑去,真擔心這美麗的藝術品能維持多久?
↓車來了!這是我搭的第一列車,有歷史意義的!聽說叫「微笑列車」,看塗裝是不是很像嘴角上揚在微笑啊?水綠的配色彰顯海洋首都的意涵。
↓三叉式立柱,人多擁擠時可以給更多乘客扶握。圓弧形拉桿也避免和坐著的乘客距離太近而碰撞。
↓整體用清爽的綠色,為酷熱的港都高雄帶來海洋的氣息。
↓先往北坐回R23橋頭火車站,目前尚未完工,將來台鐵車站會和捷運站合一。
↓橋頭站的月台。
↓12米高9米寬的「天工開物」陶壁,是美濃窯創辦人朱邦雄的作品,由1311塊零組件組成,耗費陶土超過70公噸。
↓每天上下班會開車經過的R22青埔站,附近有第一科大、台糖花卉園區。
↓位於省道旁,目前附近還荒涼一片,有待開發。
↓這是離我家最近的R21都會公園站。
↓以後會常常從這裡出發喔!
↓R17世運站外觀。軍艦造型很呼應海洋風味。
↓世運站月台。
↓2009世界運動會主場館。還在興建啊?有點急迫了~
↓從R16左營站起列車往地下走,月台開始有玻璃門。
↓這裡是三鐵共構---捷運、臺鐵、高鐵在同一站。這邊是往台鐵新左營站,另一邊則由電扶梯往上到達高鐵左營站。
↓R15生態園區站,附近有原生植物園。
↓這是博愛路上的博愛公園。原生植物園還有一段距離,我就暫且不去了...這附近公園真多!還有個微笑公園也算範圍內。
↓R14巨蛋站,差一點就在這附近買房子。現在想想那時沒選這邊有點後悔...還是喜歡大都會的感覺...
↓就是這顆蛋啊!快孵好了喔!
↓R13凹子底站外觀,造型好特殊喔!這裡是所謂「農十六副都心規劃區」,美術館就在這附近。這區房價很貴喔~之前陳總統說要移民高雄,就是看這附近的房子,只是...喂!怎麼沒下文了?
↓凹子底站旁的謝長廷總部...咦?怎麼只有蘇貞昌和陳菊?主角呢?
↓R9中央公園站,這裡人潮已經多到車廂塞不下了。聽說以後正式營運也都是每列只掛三車廂,這樣好像不夠喔?記得台北捷運沒這麼短耶?多掛幾節車廂就不會這麼擠了啊~
↓中央公園站要通往地面的電扶梯景觀。這部分真是太有特色了!我很喜歡這裡的設計。
↓高捷的吉祥物。是熊嗎?高「雄」,應該是熊吧!還有土撥鼠ㄋㄟ...
↓從上面俯瞰中央公園站。
↓中央公園站外觀,英國人設計的「飛揚」站體。這裡離爸媽住處已經很近,以後我會常常來!
↓R4小港國際機場站裡的玻璃藝術「凝聚的綠寶石」,這是加拿大藝術家設計的,用10220片翠綠玻璃堆疊而成,真是壯觀!
↓我很受不了的是,為什麼每個人都要去摸一下?是要確認它是玻璃嗎?要不然你說它是什麼?咱民眾還需多教育欣賞藝術品時的素養。
↓終於,最後一站就要到了。
↓我成功了!花了三小時,我把高雄捷運走馬看花的「巡」了一遍!這個當然不能跟兩天環島的人比,但到了小港站也已腰酸背痛...
很可惜美麗島站還沒開放,好想去看「光之穹頂」...真期待橘線也通車的那天!高雄人終於有自己的捷運了,看試乘的市民們雖然擁擠到險被門夾到,卻還是面帶笑容,我知道大家心裡都是雀躍的!好多老人家攜伴來體驗,相信他們一路看著高雄的轉變,心裡一定有很多感觸!捷運才剛開始,可能還有很多待改進的地方,但給他們時間,一定會越來越好!高雄加油!